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大气科学学院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利用假期开展野外科考活动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作者:尹欣日期:2018-09-17 点击:

【本网讯】 由350vip葡京新集团大气科学学院靳立亚教授承担的“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第三课题“多源气候资料同化与集成”,利用暑假时间,完成了南北过渡带东线典型区气候野外考察任务,并参加了2018中国地理学大会。

2018年7月14日至28日,由大气科学学院靳立亚教授带队,程志刚副教授、李金建副教授以及部分硕士研究生组成的野外考察队,沿秦岭北侧抵达南北过渡带东部的伏牛山区,开展了气候及植被响应气候变化考察以及树木年轮采样工作。通过为期15天的野外科学考察,主要完成任务为:南北过渡带东线树轮采样工作,此次在东线的伏牛山地区、尧山以及神农架开展了树轮采样,并在西线的贵清山进行了采样, 共采集树木年轮样芯230根,分别来自伏牛山区(油松)、尧山(油松、华山松)、神农架(巴山冷杉)及贵清山(紫果云杉)。这次树轮样本采集完成了课题2018年度南北过渡带东线典型区树轮采样的预定计划任务;対南北过渡带的植被响应气候变化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考察和分析。

2018年8月28日至30日,靳立亚教授带队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2018年中国地理学大学,项目组成员主要参与了分会场中国南北过渡带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的交流,程志刚副教授及硕士生陈笑笑分别做了《1975-2016年秦巴山区极端气温事件的空间差异性分析》和《秦巴山区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的口头报告,此外,硕士生王俊峰、吴秋洁还就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墙报交流。